第四日
「明天早上去小鳥神社看看吧, 」 第三天回到旅館後我對 George 說 , 「還沒看到芭蕉俳句碑呢。 」
「對齁 。好哇 ,那明天早上去。 」 George 說 。
在青森的最後一個早晨 ,我們走樓梯來到二樓的餐廳 ,我在麵包區 「試用」 了那臺紅色 Récolte 格子三明治機 。放入第一片吐司 ,鋪上火腿 、起司 ,放上第二片吐司 ,拉下三明治機的上蓋 。等候紅燈熄滅 ,拿出有著漂亮格子烤紋的吐司三明治 ,完成 。
「嗯 ,可以買了。 」 本就想買一臺 Récolte 的三明治機或鬆餅機 ,在旅館試用之後立刻下定決心回家前 ,要去東京的 LOFT 抱一臺回家 。
第四天的青森天空有點陰沈 ,溫度也比前幾日稍低 。不過我們要回去關東了 ,即使這裡開始下雨 ,也不影響我們 。我這麼想 。
下樓走到旅館的門口 ,還未走到街上 ,鼻腔裡就竄進了雨水的味道 。
感覺鼻腔粘膜溼溼的 。
摸摸鼻子 ,只好轉頭按了電梯 ,回房間拿傘 。
雨水像是午後雷陣雨那樣來得很急 ,又大 。把弘前城的明信片 (已經寫好兩天) 揣在懷裡 ,走到對面街角的郵筒去投遞 。同一個街口 ,往裡邊走一分鐘就可以到善之鳥神社 。
大雨覆蓋了城市 ,青森市的晨間八點十分 ,在不平坦的路上造出大大小小的水窪坑人 。
時間回溯到一八七二年 ,這裡是青森郵便局 。
穿過紅色的鳥居回到二〇一八年 。往神社右側走去 ,一路上有菅江真澄的歌碑 、宮川翠雨書碑 、芭蕉翁句碑 、增田手古奈句碑 。四個人中大半我不認識 。石碑上的字雖然說不上龍飛鳳舞 ,可見識淺薄如我也難認得出多少字 。
尤其是宮川翠雨那塊石頭 ,在我看來就像是酒喝多了 ,明明是個右撇子 ,卻要逞強說自己左手能書 ,落筆如汗血寶馬奔馳而去 ,馬蹄揚起的塵埃長長一線 ,陡然之間似乎想起了什麼 ,急停之後再拔腿狂奔 。
銳利的長方形黑色石碑上 ,總共四道線條 。據旁邊的立牌 ,宮川寫的是:
夏雨の 青々と降る 古端渓
其實宮川是一位昭和時代的書法家與俳人 ,而且是青森土生土長的在地文人 。宮川先生 ,我不是對您不敬 ,是我真真不懂哪 。
旁邊芭蕉留下的俳句是這樣寫的
名月や 鶴脛高き 遠干潟
好的 。
我想我還是讀讀 「青蛙跳進水中央」 好了 。
雨還在下 ,更激烈兇猛的雨勢 。
石碑邊 、本殿的北側 、西北側被小橋池水環繞 ,我想走過去瞧瞧 ,卻發現唯一的小徑上有個橫跨左右的巨大水坑 。於是我跟 George 繞到本殿的另一側 ,怎麼也料想不到 ,這一側的水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踮起腳尖 ,跳過水坑──腦子裡自動為此配樂 〈Hoppípolla〉 ──雖然沒有什麼作用但還是慣性地甩了甩落在身上的雨滴 。這裡有一座龍神水 ,池中有小小的弁財天宮 。
弁財天源自於印度神話的女神 ,在印度語中 ,女神的名字 Saraswati 有 「神聖的河川」 的意思 ,所以又被視為水神 。在日本 ,最初的名字是 「弁才天」 或 「弁天」 ,是沒有錢的那個 「才」 。
身為水神 ,弁才天通常出沒在有水的地方 ,以鎮壓水生的鬼怪 。不過後來的弁天 ,不僅可以跟天狗打架 ,還掌管農業及音樂 ,並可以為人帶來財富與智慧 。
青森靠海 ,靠海吃飯的漁民敬仰與海有關的神祇神獸 。因而善之鳥神社財有龍神水及弁財天宮 。
獻祭的供品 ,則少不了酒水飲料 。
嗯 ,沒錯 ,酒 。
頂著滂沱大雨 ,唯有我們並肩的那一側比較乾爽 ,回到旅館 ,用吹風機烘乾了半邊衣服和褲管 。當我拖著行李箱回到街上 ,只見雨停了 ,天氣晴了 ,雨彷彿不曾來過 。只有我半乾的外套 ,證明雨的確來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