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夜
燒肉 。
從第一天到日本就不斷迴盪在我們嘴邊耳邊的兩個字 。
飛越大海 ,橫跨東日本接著再回到東京 ,我們拉著行李從本所吾妻橋走回家的路上 ,George 指指靠近街區轉角的大樓招牌說 ,這就是那家阿波牛 。我抬頭審視這棟大樓 ,一樓是一塊紅色的橫幅招牌 ,往上一層是大樓的黑色欄杆未有招牌 ,再往上是兩個醜醜的白色招牌 ,上頭還打著四盞燈 ,就怕人看不見 。
不過現在的招牌扛棒不是應該都有內裝線路 LED 燈嘛 ,像這樣打燈不僅反光也讓招牌變得更醜了 。
第一個白色招牌上用黑色的手寫字寫著 「一枚燒肉 もっらゃし家」 ,只有 「家」 字是紅色且上面標示有ルビ 。下面的白色招牌由四塊正方形 「板子」 組成 ,雖說是板子但其實看不出來究竟是什麼 。用細細的明體寫了許多漢字 、假名 ,大抵在說 「本店是本所吾妻橋賣高檔牛肉的地方」 這樣 。
只是招牌做成這樣 ,說自己高檔頗有老王賣瓜的嫌疑 。
大樓左側是樓梯 ,轉角的地方做成突出的弧形外牆 ,第二層的外牆有一個黑底廣告 ,是一頭身體朝左 ,面朝前看的牛的剪影 ,用手寫的書法字型寫著 「一枚燒肉 もっらゃし家」 ,打著兩盞偏黃的燈 ,落在牛的背上像一雙沒有瞳仁的眼睛 。
我們駐足在紅色的招牌下良久 ,終於派了年輕且日文最流利的弟弟去訂位 , 「明天晚上來吃吧」 ,Uncle 說 。
推開門扉 ,屬於燒肉店的喧嘩和氣味直衝入耳洞 ,就像經過柏青哥店門口 ,自動門尚未緊閉的那個瞬間會聽到屬於柏青哥的聲音流洩而出的感官體驗 ,總是一次又一次地驚訝 「隔音真好」 。
空間狹長 ,座位都在右側 ,兩兩相對的沙發 ,椅背頗高 ,是坐下後即使挺起背脊也不會看到隔壁鄰居的高度 ,幾乎是另類的隔間 。左側則是對胖子不友善的狹窄走道 。
每一組座位塞進六個人綽綽有餘 ,我並沒有看見適合單人或雙人的位子 ,不知道是不是深處另有玄機 ,或這裡就是只有長桌及大椅子 。
長桌正中央是圓形的烤盤 ,內側有六瓶墨色陶器 ,附上一張說明書 ,炭鹽如何 、藻鹽如何 、岩鹽如何……又適合搭配哪一個部位的肉 。可是遲鈍如我 ,幾乎把每種鹽都吃遍了 ,也沒能嘗出它們和肉之間究竟有多麼契合 。
其實不沾鹽的肉就極好吃的了 。
「每一種都先叫一份來吃吃看吧, 」 坐下後 Uncle 說 ,把點菜的任務交給弟弟 ,Uncle 看起酒單說: 「開一瓶紅酒吧。 」
看了許久的菜單 ,我們決定從套餐下手 ,外加幾樣單品 。畢竟套餐是可以最快吃到各種店內招牌的方式 。不過店裡的規矩卻是 ,套餐是照人頭算的──沙發裡有幾個人 ,就得點幾份套餐 ,要不就通通單點 。我們想點一份套餐 「試吃」 的算盤可是毫不留情被打槍 。
於是我們選了幾樣小菜和綜合肉盤 ,當然還有一瓶紅酒 ,這個非常重要 。
第一輪點餐終於結束 ,萬事起頭難 ,難住我們大約三十分鐘 。服務人員收走菜單之後便來開鍋起蓋 ,放入燒紅的炭架起鐵網 ,再放上一塊巴掌大的鹽磚 , 「肉烤好之後可以在上面滾一滾。 」 服務人員解釋 。
上桌的第一盤綜合肉放在菱格紋的透明玻璃盤上 ,每一種肉有兩塊 ,共有十種 ,各自有小紙條標示部位 。幾年過去了 ,我卻一如初訪但馬屋時那樣無知 ,始終叫不出這些寫著假名的部位是哪裡 ,即便寫著漢字也像天書那樣看不懂 。
這樣可不行的 。
來好好說說各個部位吧 。
- ハバキ: 筋 、牛腱
- フケ
- 千本: 腱心 ,別名センボン ,是ハバキ的中心部位
- 肉平
- イチボ: 牛屁股 ,油脂瘦肉兼具的部位
- ブリスケ: 牛胸腩 ,筋比較多
- 中バラ: 無骨牛小排
- フランク: 腹脅 ,別名ササミ
- インサイド: 內裙 ,靠近橫膈膜
- ゲタ: 牛肋間肉 、牛肋條
其中 「フケ」 和 「肉平」 任我怎麼找也找不到這究竟是哪一個部位 ,就連屬於肩 、胸 、臀還是腿都不知道 。若就油花分布來看 ,這兩個部位的油花少 ,近似於ハバキ 。
中バラ上下兩條寬寬厚厚的油脂 ,像條培根似的; 但若要說漂亮者非イチボ和フランク這二種了 ,尤其是イチボ ,不愧是屁股肉 ,油脂分布如河水結冰時 ,成樹狀蔓延而開的冰晶冰線遍佈整個表面 。
一盤肉 「咻」 一下就吃乾抹淨 ,彷彿剛才肉盤上桌時大夥拍照比畫都不曾發生 ,可是透明的玻璃空盤卻實實在在地擺在那兒 。隨著第二盤肉盤上桌 ,服務生在烤盤上放了一小盅沾醬 ,似是醬油但又不是 。 「肉烤好之後可以放進去二十秒。 」 服務人員說 。
一指寬三指長的肉塊烤得美滋滋地被扔進了小盅裡 ,計時二十秒油亮亮地起架上盤 。筷子一夾放進嘴裡 ,化成無數閃亮亮的愛心在眼睛裡熠熠生輝 。
「乾杯! 」 我們舉起酒杯和裝著無酒精飲料的玻璃杯 ,輕輕碰撞 ,再次把上桌的肉盤一掃而空 ,就連冷盤小菜都空了 。再次喚來服務生點了冷麵及更多的肉盤 ,好肉不嫌多 ,況且六個人六張嘴六個胃 ,分食兩盤肉一點也不多 。
在燒肉店吃到好吃的肉 ,應該不會太訝異 ,吃到難吃的肉才該意外這間店怎麼還沒倒 。吃到好吃的冷盤小菜 ,也不會太驚訝 ,畢竟這可以算是燒肉店或居酒屋必備的基本功 。可是吃到一枚燒肉的冷麵時 ,我心裡想的是 「幹 ,怎麼這麼好吃! 」 至於有沒有脫口而出我就不記得了 。
半透明的冷麵 ,加上比半熟再熟一些的半顆蛋 、一片燒肉及一搓小黃瓜絲 ,灑上白芝麻 ,湯汁僅僅覆蓋三分之二的麵條 ,裝在白色碗裡看起來就很去熱消暑 。食物 「看起來」 好吃往往與色澤 、擺盤裝飾有關 ,而好看不一定好吃 。
麵條得怎麼處理才能 「看」 起來滑順彈牙 ,這明明是得入口了才能講得出的感受不是嘛? 可是偏偏這碗冷麵看起來就是這麼滑順彈牙 ,而且嘗起來與看起來無異 。沒有圖文不符 ,幾爸昏啊 。
酒肉過了二巡 ,Uncle 問大家吃飽了沒有 ,應該差不多了吧 。 「那就最後一次加點 ,來吃阿波牛吧。 」
在當日特別推薦的菜單上 , 「特選後切り肉」 有三種人神共憤的牛肉可以選:
阿波牛 A5 フィレ
阿波牛 A5 シャトー ブリアン
阿波牛 A5 サー ロイン
三個類型分別是:
フィレ: 菲力
シャトー ブリアン: 以 Chateau Briand 為名 ,菲力中的極品 ,脂肪少 ,肉偏瘦
サー ロイン: 莎朗
是 A5 牛喔! A5! A5! 《請與廢柴的我談戀愛》 裡 ,主任常常用 A5 牛排當成訓練柴田的零食 ,柴田聽到就會兩眼放光 ,拋開尊嚴一切都聽從邪惡的主任 。我總想著 A5 到底有多好吃 ,在上官火鍋吃到了號稱和牛的高級肉片 ,切得薄如蟬翼 ,入口即化 ,但那不是廢柴的 A5 牛排 ,始終有一點遺憾 。
這樣的遺憾平時藏在心底某一個角落 ,關起門來收藏得好好的 ,絕不輕易表現 。但是 「阿波牛 A5」 幾個字就是這把鑰匙 ,一旦開啟便心心念念無法忘懷 。這樣的心情我想我可以代表我們六人發言的 。
大約二十公分長 ,一公分厚的牛排切成十幾塊 ,保持原本牛排的形狀放在板岩餐盤上 ,下方有一條乳白色濃厚的油脂 ,油花則像血管蔓延分布於整塊牛排 ,那是粉紅色肥滋滋的肉哪 。
就像進行某種聖殿的儀式 ,躺在板岩上的 A5 在我們短暫輪番讚嘆留影之後 ,迅速被放上烤盤進到我們的胃裡 。我們每一個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嘴角彎到耳朵下 。一開始吃的燒肉雖化作無數愛心在眼睛裡閃閃發光 ,但與板岩上這神聖的 A5 相比之下 ,不過是銀河宇宙裡的一個小光點罷了 。
進到肚子裡的 A5 才是那億萬星辰 ,化作點點星光進到胃壁 ,滲入血液裡 ,在身體裡流竄不止 。我們都成了自帶環閃的發光體啦!
在燒肉店裡用兩小塊 A5 作結 ,還能有比這更好的結局嘛 。
沒有 ,A5 是一種吃多了會糟人嫉妒 ,胃還會抗議太油膩的東西; 吃少了又會變成執念而傷神 。一個不嫌多 ,兩個恰恰好 ,A5 阿波牛 ,nice
to meet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