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編輯一行 ,前輩手把手教我校對的準則 ,一校二校三校最後主管還有編輯部裡神級人物的清校……我記得最清楚的 ,便是那一句 「風格一致」 。身為資歷 、容色都很菜的那一位編輯 ,我初初還有一種得過且過的心理 ,反正後頭有人善後 ,搞不清楚要用什麼字的 ,留給他們去煩惱吧 。眼殘的部份 ,也留給他們去修補吧 。
聽聞同事接到讀者電話 ,才驚覺經手的書籍內容有絕對性錯誤或是用字遣詞有誤 ,又或是得發佈勘誤或是在製版後 ,打電話到印刷廠喊卡 。更悲慘的莫過於已經裝訂完成 ,在棧板上包得好好的 ,像小山一樣的成品 ,得一本一本 、逐一貼貼紙──所謂的 「手工藝」 。同為編輯部門 ,我感覺像是自己的遮羞布被狠狠地扯掉了 。
可是人有失蹄 ,馬有失神 。即使是神之編輯 ,也不能排除發生眼殘的機率 。我第一次接觸到 RegEx ,只能說驚為天人 ,突然之間體會了古人說 ,讀書讀到精妙之處 ,拍案叫絕的讚嘆 。最近摸到繁體中文版的 InDesign ,我想著該怎麼把 Markdown 匯入 InDesign ,且不會遺失已經設定好的段落樣式 ,例如標題 、次標 、著重號 、斜體等 。
我蹲在椅子上 ,在鍵盤上摸呀摸 ,在 Google 上滑呀滑 。多虧了 《字談字暢》 還有 Type
is
Beautiful ,花了兩天重新把 Eric 的論文 「孔雀計畫」 消化掉 ,翻出幾集 Podcast 重溫數遍 。我覺得肚子很痛 ,消化不良 。可是便祕也是會有心得的 ,僅此記錄 。
為什麼要縱排?
如果我可以在 InDesign 上搞定縱排 ,橫排還會遠嗎? 再者 ,痴情無敵 。
文字間距組合
我不喜歡 InDesign 預設的繁體中文字距設定 ,標點符號之間的留白過多 ,妨礙閱讀 。且行首的左括號比較貼近後方漢字 ,這樣段首空兩格看起來像是空二 .五格 。所以我在詳細設定的選單 ,一個一個微調 ,將非漢字之間的字距 ,縮小二五%至五〇%不等 。但是冒號 「: 」 跟其他標點符號之間的距離 ,卻始終無解 。目前 InDesign 把最小字距限定在五〇% ,但即便如此 ,冒號和後方的左括號 ,還是顯得有過多留白 。
另外我發現思源宋體在 InDesign 裡呈現相當奇怪的排版 ,不管有沒有設定標點擠壓 、字距設定或是齊行靠左 ,所有的標點符號都會擠壓聚集 。冒號 、分號兩個實心點的距離較寬 ,導致圓點幾乎貼齊格線邊界 ,分號的下半部也幾乎都要貼到後方漢字了 。甚至連 「一」 這個字都會被自動擠壓 。如果套用我的自設集 ,悲劇都不足以形容了呀 。
GREP: 一鍵取代
想到要在檔案裡搜索關鍵字 ,反射性地就按了⌘+F 。看到面板上有一個 「GREP 樣式」 ,說真的 ,乍看實在不知道是什麼鬼東西 。知道之後再度拍案叫絕 。其實就是 RegEx 。那麼理所當然要好好利用 。
Unicode 搜尋
以書名號左括號為例 ,輸入\x{300a}
,如果不知道 Unicode ,可以選取任一個目標字元 ,在資訊面板上就可以找到 Unicode 了 。
縱中橫
一個一個在文件裡面找到要縱中橫的羅馬字 ,一個一個選取 、點擊面板縱中橫 ,是傻子嗎? 就算時間多也不是這樣用的 ,時間多我寧願去看小鳥整理羽毛吃蘋果 。所以在這邊下達指令:
找出一到二個大寫字母字串 ,前後不是字母包夾的 。
(?<=[^\l\u])\u{1,2}(?=[^\l\u])
在 GREP 搜尋欄位後面 ,那個小老鼠箭號的 Icon ,可以直接選擇需要的指令 。也就是說 ,不用背公式! InDesign 有內建的小幫手 ,這次小幫手挺好用的 。
我的指令有點迂迴 ,不知道有沒有更簡單的方式 。因為目前我考慮的點有這些 (先不考慮可能出現的阿拉伯數字) :
- 段落首: 〔段首空格〕 +羅馬字+ 〔漢字/標點〕
-
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漢字/空格〕 +羅馬字+ 〔標點符號/漢字/空格〕
- 漢字: 〔漢字〕 +羅馬字+ 〔漢字〕
如果是整串羅馬字都要橫過來 ,那就去段落面板的菜單 ,選擇 「在直排文字中旋轉羅馬字」 就好 。
單字不成行
\w\w[[:punct]]+$
設定行尾 ,至少包含兩個字元 ,就可以解決孤字吊在最後一行的情形了 。
標題起始頁
縱排右翻的書 ,我想讓 H2 標題都在左頁 ,其後的文字則在下一頁開始 。如果有 H4 ,則也都要在新的頁面開始 。如果是一本有十章的書 ,每張十節 ,手動也太費時 。即使不是十章十節 ,我也一點都不想去手動調整 。畢竟牽一字而動全書 ,如果哪邊我加了一個字 ,多了一行 ,所有土法煉鋼還真的不如燒掉一把灰算了 。
在段落的菜單裡 ,可以找到 「保留選項」 ,指定每個段落的開始位置 。這樣 ,就解決了 。
動態章節與頁碼
在主版可以設定插入頁碼和章節的名稱 ,但是同樣地 ,要考慮到所有的東西在數位排版的時候 ,都會是連動的 。真傻傻地 ,什麼都手動去細調 ,任憑天荒地老也做不完 。
在上方 MENU 的文字底下 ,找到文字變數/定義 ,從這裡新增動態表頭就好 。砰 ,問題再度迎刃而解 。回到主版 ,插入變數/自定的變數名稱 ,這樣就可以了 。
匯入 icml.
Pandoc 可以把 Markdon 轉成帶樣式標記的 icml 檔 。icml. 到底是什麼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嘗試了大半天 ,每一次匯入 InDesign 都會得到不太一樣的結果 。目前只得出 ,匯入之後 ,段落面板上會出現檔案裡已有的段落樣式名稱 。
例如 Header2 、Header4 、Paragraph 、Caption……在原本 Typora 裡的格式有什麼 ,這裡就有什麼 。理論上 ,只要直接在段落面板 ,點選更新樣式 ,內文應該就會自動更新 。噢 ,在此之前得先到上方的 MENU/編輯/InCopy ,點選儲存內容 ,才能編輯檔案 。
可是我就會在這邊出問題 ,要不段落面板沒出現該有的樣式 ,要不東西改了沒有反應 。InDesign 實在不是一個好相處的傢伙 ,好用歸好用 ,但是實在讓我便祕很久 。
InDesign 日誌#1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