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王寺那紅綠相間的樣子

osaka last day

大阪

最後一日

旅程最後一日,我們的班機時間是晚上七點左右,也就是說,下午從飯店出發,同樣搭利木津巴士去機場就可以了。出發前的時間是自由活動,我還有一個心願未完。吃完早餐便出發了。

在大阪城西南邊的四天王寺,是德豐兩家對決最後一役的戰場。德川家康一生戎馬倥傯,成名之後並沒有太多敗績。但是一旦遇上武田信玄和真田幸村,就只有夾著屁股、縮緊肚子狼狽逃跑的命。一六一五年,德豐兩軍在岡山布陣備戰。

毛利勝永駐守在四天王寺南門,真田幸村駐紮在西南角的茶臼山,那裡是豐臣軍的最前線。德川軍以前田利常為最前線,駐紮在岡山,負責德川軍右翼。雙方的兵力大約是五萬對上十五萬,看起來,豐臣軍不過是做死前的掙扎而已。

身批赤備的真田軍在幸村率領之下,和四天王寺南門口的毛利軍,齊齊往前衝。他們衝破了越前軍,直達家康本陣。家康的旗幟散落在地,他本人也嚇得屁滾尿流,據說一度要切腹自殺。

眼看就要贏了,可是自關原之戰後,駐守在大阪城裡的白痴豐臣家臣,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拖人後腿。

這回他們也這麼幹了。最後德川家康搶回戰場的主導權拿下勝利,黃金家族在政治舞臺上,慘烈地退場。

那一天,空氣清冷,天空是灰色的。在四天王寺的遊客不多,「很適合悼念幸村。」我想。可是當時我並不知道,幸村其實在隔壁的茶臼山。四天王寺的格局很簡單,從南門進來之後,幾乎可以一徑到底。

南門的正後方是中門,中門後是五重塔,塔的後面是金堂,金堂正後方是講堂。迴廊連起中門和講堂,圍成一個四方的院落,而院落裡這四處,被稱為中心伽藍。站在中門外的中軸線上,五重塔的塔尖,像避雷針一樣,從中門的屋頂「長」出來。中門兩尊仁王像,是紅色和混了綠的灰色。

五重塔當然有五重,Uncle端詳許久,說這個建築很有中國唐代風格,不管是形式格局或是建構的方式。當時這個話題,我們聊沒幾句就結束了,疑惑未解。當我看到四天王寺的來歷,我才懂了Uncle當日說的那番話。

四天王寺整體的格局,走中軸對稱,這沒什麼令人意外的。讓我覺得奇異的是寺的顏色。又紅又綠,看起來保養得宜,應該是後世修復,且一直受到良好的照護。可是我從沒看過哪座日本寺院,是如此紅牆、紅樑、紅柱、綠窗、綠色雕欄呀。如果要修復,沒道理無中生有。

公元六世紀,佛教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再傳入了日本。五三八年,百濟獻給日本天皇佛教經典及佛像,佛教開始在日本流傳。五九三年,聖德太子在難波荒陵蓋了第一座官寺,也就是四天王寺。佛教在日本發展初期,對應中國的朝代,正是南北朝末期,南陳北周過渡到隋唐的時期。

那個年代的中國皇帝,大多是信佛、禮佛的。不少遺留至今的石窟壁畫,還有文字記錄,也可見一二。但是,佛寺卻沒有被保存下來,原因為何不得而知。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自中國帶回不少書畫文物,其中也包含佛教典籍器具。那麼或許可以推測,同個時代所建造的四天王寺,應當受到了中國建築的影響吧。

我想到平城宮的巨大宮殿模型,它的年代比四天王寺晚了一個世紀多,但承襲同時期唐代的京城格局,建築的顏色,想來也是這樣的。這兩處的建築,都是以紅色、綠色為主調,配上黑色的屋瓦,十足十的皇家風範。

我們進入五重塔,一步一步往上爬,像是在混沌煙霧之中,攀往高處。終而在頂點,清朗明白了起來。像是夢中自崖上一躍而下,頓時清醒。也似那簷角的銅鈴,叮叮噹噹,警世之音。可是知音者,又有幾人。至少,大阪城裡的白痴家臣,不是知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