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將巡禮大阪城與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By CHOUSIHA - 4/12/2019

大阪

第二日

大阪城在谷町線中央線和環快線的交會處城北有天然護城河寢屋川來之前有沒有讀過豐臣公主我日後想起來覺得並無太大差異無論天守是不是會變成紅色的我對大阪城始終沒有過多的想像

誤打誤撞地我們從松平的家──森之宮往大阪城的方向走當我走在大阪城公園裡若不是遠處有高高矗立的天守我只覺得這是一塊規模極大的綠地上午的公園還保有晨間樹林散發出來清新的味道樹林的氣息在不同時辰總是不一樣的

十一月初的公園還洋溢著夏天尾韻的生機即使石板地上已經有不少落葉紅色的和黃色的落葉但是平視的視線裡依舊籠罩在深淺錯落的綠意之中突然遠方傳來一陣突兀的金屬撞擊聲

層層高大的綠色林木後公園的步道上一條人龍走來個個穿戴紅色的頭盔走在隊伍前方的人舉著白底燈籠後方跟著兩人一個穿著紅色的鎧甲和金色鹿角紅色頭盔另一人穿著黑色鎧甲與同色頭盔身體左側配戴一把刀鞘把柄皆是黑色的武士刀後方的人扛著旗幟上頭寫著真田山三光神社緊接著的兩個人一前一後右肩上扛著一只垂著的鑼想必是方才金屬聲音的來源在這一群人的後方跟隨著不少大人與小孩他們只有頭上戴了頂紅色頭盔衣飾並沒有特別打扮看來是不太認真的真田活動

我們繼續朝天守的方向前進輕易地越過護城河進入本丸十五世紀末淨土真宗的和尚蓮如想在大阪找個地方弘法傳道那時候大概沒什麼土地所有權的概念他找了塊寶地就地起建蓋了座寺廟他的道場如他所願聲名與規模成長快速不久便被稱為大阪本願寺可惜在織田的軍事行動中這座寺廟被燒了

豐臣秀吉收攏天下之後再度於此為根據地他當然不需要理解什麼土地所有權──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都是秀吉的他有自己的天守計畫除了蓋一座五層天守還要從這座天守擴展出一個城下町大阪城初代樣貌在這個時候成形了然而這座天守在一六一五年大阪夏之陣後與豐臣秀賴同時隕落

江戶的大將軍命令松平忠明德川秀忠修復大阪城藤堂高虎也參與了這項計畫所有的工作在德川家光擔任大將軍的時候完成這個時候的大阪城石垣的規模和深度是舊城的兩倍本丸更大了天守雖然還是維持五層樓外觀但實際上長高不少舊城四十公尺新城則足足多了十八公尺

江戶的一層樓高與豐臣的一層樓高計算方式可能不太一樣

一六六〇年一道驚天巨雷劃破天際劈向大阪城火藥庫地一聲大阪城的天空揚起漫天火花久久不息五年後又一道巨雷劈向天守閣北面屋頂的鯱瓦大阪城在十七世紀犯了整整一百年的太歲吧然而一百多年後一七八三年一陣雷雨第三次劈向大阪城這次遭殃的是大手門多聞櫓

或許大阪城不是犯太歲只是建得太高了想頂天立地就得有面對霹靂的勇氣其實勇氣也不夠因為終究是會被劈壞的


我們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已經來到天守的腳下在修剪圓潤的綠色矮灌木叢間一面紅色的旗幟若隱若現旗子上有六銅錢家紋我在原地耐心等待想看看是誰又扮成了真田軍在這裡裝神弄鬼隨即一頂紅色的頭盔冒了出來接著是微微馱著背影他穿著全套紅色鎧甲左腰插著一柄黑鞘短刀黑色的靴子上有紅色的線繩裝飾他的後腰插了一罐藍色包裝寶特瓶左手拎一只塑膠袋紅藍打扮加上綠色背景將三色運用得極是出眾

……

是打掃人員啊我和George相視而笑旗子是綁在背上的裝扮毫不馬虎儼然是在清掃戰場來著我知道當時真田丸正紅可是再怎麼樣這裡好歹也算是豐臣氏的大阪城為什麼就沒想過用豐臣軍的鎧甲呢

排隊買了票再排隊進城這是一座豪華天守七層樓高並附設電梯進入天守之前我站在幾乎是天守的正下方脖子抬得高高地都快把整顆頭都靠在肩膀上了看著一層一層三角形往上累加白牆金飾和黑瓦尋不著一絲古意大阪城最古老的遺留當然不是這座昭和年間修復的天守閣而是在城牆石垣上沒有分割的大石頭櫻門那裡的牆垣就是江戶時代的大名由自己的領地出口貢獻的石塊

我踩著樓梯一路爬上八樓觀景臺灰色的天空下大阪城公園也蒙上一層霧靄走在公園時還感受得到夏日的餘韻登高一看那些樹木彷彿有了共識綠色黃色和紅色三種顏色每一色都有三種色階交錯並列形成不可思議多彩繽紛的秋意一掃夏日的氣息

這樣的景致從大阪歷史博物館的高樓層看過來時又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博物館在城的西南角在這裡可以看到古今融合的一幕大阪城後方閃耀藍色光芒的是商務園區的水晶大樓灰色的TWIN 21扁平的松下IMP最右邊是比較矮的大阪新大谷飯店和深色鏡面的OBP Castle Tower左邊還有興建中的KDDI大阪第二大樓

大阪城位在大阪商業區的前方古今兩大重鎮隔寢屋川相望在天守的博物館看完大阪城迷你模型登上歷史博物館後從觀景窗望去迷你的模型放大變成實景斑駁的石垣有些發黑當年的將軍在居高凸起的天守睥睨他的天下


離開歷史博物館我們走去谷町線搭車前往東大阪的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司馬遼太郎是引導我進入日本文學的第一人我把幾乎所有中譯本讀完之後他寫得主角是誰我就愛上了那個人不得不承認我的日本史完全操控在司馬遼太郎的那支筆因為他往後的日本行程我追逐著源義經阪本龍馬和沖田總司

紀念館是以司馬遼太郎故居拓建隱身在住宅區的巷弄裡他喜愛雜木林紀念館就在他的書齋前打造了一座雜木林庭院四季長青不輟庭園後方是一道曲面清水磚牆走上弧形的迴廊盡頭便是紀念館大廳了

走下螺旋式階梯地下室挑高設計溫暖的木頭書架佔據了整面高牆棋盤方格狀的書架倒更像是展示櫃司馬遼太郎生平著作之多置於架上一字排開敘說他的生平也講著歷史人物的情仇

旁邊的放映室裡重複播放司馬遼太郎傳記影片我輕手輕腳地打門前走過日本語できません影片真的聽不懂也看不懂這裡雖然是地下室但是整體室內空間直直打通垂直縱貫到一樓陽光自玻璃窗照進館內角落的牆壁上放了一幅阪本龍馬的影像據說紀念館完工後混泥土中的水分滲入天花板導致館內開始出現水漬痕跡此處的水漬逐漸擴散形成一個深色的影子有人說那是龍馬啊

怪就怪在這個水漬擴散成龍馬的剪影之後好像就停止擴大了龍馬真的來了我們與龍馬打過招呼後笑著離開不知道多年以後會不會在某一處出現一個太閣的剪影畢竟這裡是大阪

Share:

You Might Also Like